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精品课程

《旅游学》教学大纲
发布人:张小雁 来源部门:企业管理系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12-11-12 00:00:00

前 言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旅游是世界范围的社会现象,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旅游活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以国界而改变的,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真正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使我国旅游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第三章:旅游者;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五章:旅游业;第六章:旅游组织;第七章:旅游市场;第八章:旅游的影响。本课程内容主要为4个板块构成,第一、二、七章合为关于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的基础知识板块;第三章为旅游需求板块;第四、五、六章合为旅游供给板块;第八章为影响研究板块。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客观现象概述与原理论述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目录

教学内容 ……………………………………………………………… 3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3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 4

第三章 旅游者 ……………………………………………………… 5

第四章 旅游资源 …………………………………………………… 6

第五章 旅游业 ……………………………………………………… 8

第六章 旅游组织 …………………………………………………… 11

第七章 旅游市场 …………………………………………………… 12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 14

重点章节(重要问题) ………………………………………………… 16

  参考书目 ……………………………………………………………… 17

课时分配 ……………………………………………………………… 18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内容结构:

第一节 原始社会人类迁徙

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一、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二、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三、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第四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第五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第六节 阐述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和距离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战后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现代旅游的概念,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定义的类型

二、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一、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

2.按旅行距离划分

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划分

4.按组织形式划分

5.按计价方式划分

6.按计费用来源划分

7.按旅行方式划分

8.按活动内容划分

二、国际旅游

三、国内旅游

四、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1.消费程度

2.逗留时间

3.便利程度

4.经济作用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一、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二、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持续性

三、地理集中性

四、季节性

第四节  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一、旅游人数

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三、人均停留天数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特点,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第三章 旅游者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的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联盟的解释

二、罗马会议定义

三、我国的统计口径

四、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五、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

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一、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

二、足够的闲暇时间

三、其他客观因素

第三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一、旅游动机与个人需要

二、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

2.文化方面的动机

3.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四、认识意义

第五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一、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的分类

二、旅游者的类型

1.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

2.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3.家庭及个人事物型旅游者的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3.其他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

    3.垄断性

    4.易损性

    5.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现实旅游资源和潜在旅游资源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

四、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

1.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

2.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的微观条件

3.分析当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1.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旅游景点的建设与管理

5.培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

六、开发工作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力求经济的原则

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4.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保护与开发的辨证关系

二、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

三、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第五章 旅游业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

一、旅游业的定义

二、旅游业的构成

第二节 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一、供给作用

二、组织作用

三、便利作用

第三节 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旅游业的性质

二、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1.综合性产业

2.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

第四节 旅行社

一、旅游社的定义

二、旅游社的分类

1.外国的旅行社分类

2.我国的旅行社分类

三、旅游社的作用

1.旅游活动的组织者

2.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 

3.旅游业的先锋

四、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

1.包价旅游

2.散客旅游

第五节 饭店与住宿业

一、饭店的类型

1.根据饭店的坐落地点划分

2.根据同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的关系划分

3.根据使用者的访问目的或饭店主要针对目标市场划分

4.根据设施及服务范围划分

5.根据饭店的规模划分

6.根据饭店的等级划分

7.根据经营管理方式划分

8.根据饭店的经济类型划分

二、饭店的等级

三、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四、饭店业中集团化经营

第六节 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

1.旅游交通的任务

2.旅游交通的作用

二、主要旅行方式

1.汽车

2.飞机

3.火车

4.轮船

三、我国旅游交通的发展与问题

四、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1.旅行目的

  2.运输价格

  3.旅行距离

  4.旅行偏好和经验

第七节 旅游景点

一、旅游景点的定义

二、旅游景点的类别划分

1.按照其设立的性质

2.按照景点所依赖的吸引因素

3.按其展示内容的多寡

4.按照景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的地位

四、旅游景点经营中应注意的问题

  1.竞争状况

  2.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

  3.新技术的发展

第八节 旅游业的产品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二、旅游产品的特点

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

3.不可储存性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5.综合性

三、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

四、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游社的作用,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旅游景点的类别划分,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衡量标准。

第六章 旅游组织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以及对旅游发展行使干预的必要性;熟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手;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干预

一、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

1.政治动机

2.社会发展动机

3.经济动机

二、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三、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1.需求管理手段

  2.供给管理手段

第二节 国家旅游组织

一、国家旅游组织及其设立形式

二、各国国家旅游组织的差异原因

1.国家政治经济制度

2.旅游业发达水平

3.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

第三节 我国的旅游组织

一、旅游行政组织

二、旅游行业组织

三、旅游教育与学术组织。

第四节 国际旅游组织

一、国际旅游组织的现状

二、同我国有关的国际旅游组织

  1.世界旅游组织(WTO)

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

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

  4.国际民航组织(ICAO)

5.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UFTAA)

6.国际旅馆协会(IHA)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国家政府支持发展旅游和旅游业的动机,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手段。

第七章 旅游市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以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在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市场的概念

一、市场的概念与旅游市场

二、客源市场的重要性

第二节 旅游市场的划分

一、旅游市场的划分的概念和意义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

  1.以地理因素为标准进行划分

  2.以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点为标准进行划分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

一、国际旅游客流量

二、国际旅游客流分布

三、国际旅游客流的地区分布

四、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现状

二、有组织接待的来华旅游者人数

三、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

四、我国旅游业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

  1.近程市场

  2.远程市场

第五节 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市场的划分的概念和意义,重点客源市场的选择,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教学要求:

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除了应当熟悉这些影响的基本表现之外,还应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有助于货币回笼

3.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7.增加就业机会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第二节 旅游促进接待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

一、旅游乘数的类型

二、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

第三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了解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不良的“示范效应”

  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

  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三、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四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二、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第五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

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

二、可持续旅游的内容

三、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关键

本章重点(重点问题):

旅游的经济影响,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

重 点 章 节

第一章 第4、5、6节;

第二章 第3、4节;

第三章 第2、3、4节;

第四章 第2、3节;

第五章 第3、7、8节; 

第六章 第1、3节;

第七章 第2、3、4节;

第八章 第2、3、4节;

参 考 书 目

1.苏勤,2001:《旅游学概论》,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勇,1998:《旅游学概论》,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董玉明等,2000:《旅游学概论》,第一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谢彦君等,1999:《旅游学概论》,第一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赵长华,2000:《旅游概论》,第一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6.郝索,2000:《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7.张文建等,2001:《旅游服务管理》,第一版,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8.何光玮,1999:《新世纪新产业 新增长》,中国旅游出版社

9.孙文昌,1999:《现代旅游开发学》,第一版,青岛:青岛出版社

10.沈祖祥等,2000:《旅游策划学》,第一版,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1.蒋三庚,1999:《旅游策划》,第一版,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12.魏向东,2000:《旅游概论》,第一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3.罗明义,1999:《旅游经济学》,第一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4.冯若梅等,1999:《旅游业营销》,第一版,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5.杨桂华 陶犁,1999:《旅游资源学》,第一版,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6.田 里,1999:《旅游学概论》,第一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7.肖星等,1999:《旅游资源与开发》,第一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8.谢彦君,1999:《基础旅游学》,第一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卢云亭等,2001:《生态旅游学》第一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魏小安等,1999:《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第一版,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版权所有 ©2004 郑州升达经贸必赢626net入口

Baidu
sogou